2011年12月31日 星期六

放下自在

噓!2011年最後一天,星期六。因有同事請假,忙了十多個小時,累得只想回家。原本一眾畫友相約與老師「大吃大喝」一頓,實在支持不住,終於打道回府。老師,對不起!!不想在大家酒過多巡時,眾人興奮唯獨我儍呆呆的坐着沒反應,況且畫友們個個精力旺盛,不到三四時也休想散band。吾老矣,尚能如此吃喝否?

今早上班時,老公說了個爛gag,說「明年見!」因他預料我會2012年1月1日三時四刻才回家,估不到今年仍能相見!剛才他亦收到個 e-mail,囑咐千萬別在今晚12月31日晚23時:59分上廁所,否則........「有排攪」。


2012年給自己未來人生目標,學習「放下、自在」。對性格執着的我,是個大難題,別逃避,慢慢來.........


人要真正的豁達很難,要放下也很難。聖嚴法師說:「放下得自在。」放得下的人,應該先放下自己,其次放下周遭所有的一切。「放下」並不是沒有自己,而是指沒有對抗的心,沒有捨不得的心。隨時都要對任何事物,無一絲毫牽掛或捨不得,真能如此,才談得上是自在、是解脫。「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然而,世間又有幾人能看破?放得下?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皆是我們的阻礙與牽絆。星雲大師說:「禪門的人生觀,好像皮箱一樣,有時候,你要提的起,有時候,你要放的下;有禪慧的人生,就是──當提起的時候提起,當放下的時候放下。」凡夫俗子的我們,誰又能在該提起時,提起,該放下時,放下呢?一段食之無味的感情,一份沒有成就感的工作,我們都無法放下,更何況牽絲百縷的萬象人生?不夠豁達,是我們面對人生困境的阻礙。不願意選擇放下,所以你的人生就停格在那裡。當你一直回顧過去,生命就無法前進,不管你曾經擁有過多麼美好的過去、多麼繁華的歲月,畢竟都已成過往雲煙。人要看得開,很不容易,要看得破,更不容易。在起起伏伏的人生裡,我們的心就像波陶洶湧的海洋,一刻都不能安靜下來,在事俗名疆利鎖的牽絆下,有的人害怕自己不成功,害怕自己成為社會的邊緣角色,於是機關算盡,用盡心機,踩著別人往上爬。然而,回過頭來看看,真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功名成就時,反而,不快樂了!有時,不只是身體累了,而是心累了。

PS 網上找到的文章(删節了部份)。

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

Hae
















若果不是要喝杯咖啡止頭痛,這假期真的可以不出門。
帶回來的工作完成了十份之一,不大進取。

居然一本書也沒看,很奇怪。
沒有提起畫筆,意料之事。
做了什麽?
睡覺佔很大的百分比,
上網聽歌、看戲便是一天。

隨隨便便看看電視又是一天。
Hae了兩天,工作了小半天,
夕陽告訴我明天要努力!

2011年12月26日 星期一

無法妥協

時間
一直趕着我走
影子般待在身邊
不徵求意見
專斷
被拽着走的我
彆扭
擁抱期盼
妥協
凝視
樹影移動的位置
花蕾綻放的笑容
呼吸
迴繞空氣中
無言的回絕

2011年12月25日 星期日

I will always love you

三天假期的第一天,睡了大半天,頭昏腦脹,不知是睡得太多還是鼻子又在作弄我。看着帶回來的大袋工作,實是無能為力。家中竟沒有咖啡!


在網上看了套半電影,半套是曾經看過的 " Bodyguard "。那時的 Whitney Houston 與 Kevin Costner 都十分的年輕。這是 Whitney 的第一套處女作,演技不需說,歌曲才是影片的靈魂。Whitney Houston 擁有天賦的好嗓子、豐富的靈魂唱腔,婉美的轉音功力及淋漓盡致的高音。電影中的歌曲 " I will always love you " 詮釋獨樹一格,精湛美聲令她紅遍全球,成功地為她的歌唱演藝事業創出新天地。她的成名曲不少," greatest love of all " 與 Mariah Carey 合唱的 " When You Believe " 都是她璀璨光輝歲月的標記。千禧之年在事業成績裴然當兒, Whitney 突然消聲匿跡,接着傳出嗑藥、暴瘦、家暴、離婚等負面新聞。儘管 2009 年重出江湖,傳言聲音沙啞,完全失去高低音控制自如的昔日光彩。當然我們不能期望一個歌手十多年後仍能保持昔日美音,可是在網上看她 2010 年巡迴演唱的表現及傳媒對她的一沉百踩,心酸得很﹔一個如此有天賦與才華的 Whitney 卻被嗑藥毁了她的事業。



子夜彌撒

不是教徒,儘管家裡有個牧師弟弟,父母受弟弟指引,篤信基督,姊姊妹妹是天主教友。曾就讀的小學中學都屬天主教,很幸運中學課程裡沒有聖經課,只有修女的倫理課,說的是道德行為標準與人生課題。當時很喜愛這科目,因為不用考試並且沒有功課,授課的修女英語標準漂亮,不需特別專心已能聽懂。中學頂層是個神祕的空間,是修女們的居所與一個小教堂,印象中修女曾帶我們到那裡一次。因為這良好、自由的氣氛,我從不抗拒進入教堂,隨心而去,混在陌生人中,反覺舒服自在。於我,唱聖詩與神父說道是彌撒中最感動人心的環節,內容絕不能失準。


昨晚,趁子夜彌撒。雖然早到仍是要站着,教堂內塞滿人。站着,有點想哭。大聲的唱着聖詩,找尋平和。神父說的主題是「不要怕」,說得並不好,失望得很。站在隔鄰的男仕像是大傷風,不停的噎噎嗦嗦與抹淚水,等到領聖體時,才能走位遠離他一點。在歡樂聲與笑臉中擠出來,寒風凛凛,看不見月亮的清晨。一時十五分,算不算是清晨?的士發狂的彎來,接走無數的小組群。剩下我與另一男仕,不計較地佇着。飛馳而來的紅劃破橫橫直直的街道線條,抱着冷颼颼的身軀爬上的士。昨夜,沒有想象中的冷,沒有期待的滿足。

2011年12月20日 星期二

William Butler Yeats (1865-1939)

喜愛看長篇的小說。喜愛那種走到那裡都想「捧着它、追着看」及當故事看完後那種恍惚失落的感覺。喜愛看新詩,喜愛那斷斷續續的優美文字,喜愛那種像看懂又像看不懂的微妙曖昧。不是讀英國文學出身,加上英語水平麻麻,對英語古詩存有恐懼感﹔現代英詩,比較易讀,有時還比現今的中文新詩容易明白。

Down by the Salley Gardens ----- by William Butler Yeats

DOWN by the salley gardens my love and I did meet;
She passed the salley gardens with little snow-white feet.
She bid me take love easy, as the leaves grow on the tree;
But I, being young and foolish, with her would not agree.

In a field by the river my love and I did stand,
And on my leaning shoulder she laid her snow-white hand.
She bid me take life easy, as the grass grows on the weirs;
But I was young and foolish, and now am full of tears.

W. B. Yeats 是愛爾蘭詩人亦是戲劇作家,192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詩歌韵律優美,感情細膩。Down by the Salley Gardens 是早期作品,在纤細茂密的柳枝園襯托下,悲傷失落的情緒極是感人。W. B. Yeats 苦苦追求一位思想獨立與倔强性格的女演員28年,曾三次求婚仍是失敗,為了她,他寫了很多簡潔優美的詩歌來表達他複雜、衝動的心情。

When You Are Old 是1893年寫給女演員的愛情詩篇。當兩人未能相濡以沬,扶持到老,雖然青春、美麗外表已消失,但那愛慕之情依然永恒。此詩文字淺易,感情深厚並且有着抑揚頓挫的押韵,若果懂得誦讀,定會額外漂亮感人。


When You Are Old----- by William Butler Yeats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中國出版過 W. B. Yeats 詩歌的譯本。經翻譯後,詩歌的原本意象減卻很多,更可惜是原有的形式美與格律便完全失去。從我書架上找到蘇纓的譯本,翻譯得比較有「詩」味。

當你老了,頭髮白了,睡意漸沉,倦坐在爐邊,翻開這本書,
慢慢讀着,追夢你當年的眼神
那輕柔的光和深沉的影﹔
太多人愛過你青春的片影,
愛你的美,以虛情,以真情,

只一人愛你朝聖者的心,

愛你哀戚的臉上歲月的留痕﹔


然後在爐柵邊彎下了腰,

喃喃着,帶着淺淺的傷感,

愛是怎樣離去,怎樣步上群山,

怎樣在星斗與星斗間,藏起了臉。

2011年12月19日 星期一

The Tree

Oil Painting---------------------------------Trees in Blossom by Piet Mondrain ( 1917)--------------------------------------

The trees speak so little, you know.
They spend their entire life meditating and moving their branches.
Just look at them closely in autumn as they seek each other out in public places:
only the oldest attempt some conversation, the ones that share clouds and birds,
but their voice gets lost in the leaves and so little filters down to us,nothing really.

It's difficult to fill the shortest book with the thoughts of trees.
Everything in them is vague, fragmented.
Today, for instance, on the way to my house hearing a black thrush shriek,
the last cry of one who won't reach another summer,
I realized that in his voice a tree was speaking,
one of so many, but I don't know what to do with this sharp deep sound,
I don't know in what type of script I could set it down.

這是委內瑞拉詩人 Eugenio Montejo 的詩一The tree 由澳洲詩人 Peter Boyle翻譯。
Eugenio Montejo 的詩肌理豐富,透過大自然探對家庭、愛與生命。

2011年12月18日 星期日

大樹

喜愛大樹,希望能擁有像他們一樣的人生。
從意識深處開始札根,讓它來吸取生命所需的養分﹔
擁有自信,不介懷體形健碩、皮層粗糙﹔
能緘默不語,欣賞沒有詞彙的聲音﹔
有豁達的胸襟,接納寄生的索求,
以淡然的心態面對錯過與失去﹔
懂得受傷時自我療傷的智慧,
禁得起一圈圈的豐腴飽滿與凋零落索﹔
找到對應害蟲攻擊的勇氣,
從寒流與孤獨中感受温度﹔
不論多强勁的風來搖晃,有絕不動搖根部的堅强意志,
欣然伸開枝臂擁抱着此時此刻。


PS: 在兩年前前往台北市立美術館途中發現這棵大樹。今年往看莫奈展覽時,因「花博」封路, 無緣再見,懷念他茂密枝臂,鳥語不絕,現在周遭的風景該大有不同吧!喜愛西方尊重大樹的態度,大樹四周綠草如茵,舒適自在。

2011年12月17日 星期六

曬背脊

晴朗的冬午,最愛到附近商場的McCafe,皆因坐椅背後是落地玻璃,是「曬背脊」的最佳位置。先買杯只是近聖誕才有售的羗味咖啡,找個不會有「嘈吵」potential的位置 ( 這得要看運氣!),揭開帶來的好書,享受精神與身體食糧。當背脊暖粒粒時,飯氣攻心,人便不能集中精神,開始恍惚,工作事、煩惱事飄然遠去﹔閉上眼睛,托着腮,感受着暖烘烘陽光,想着美好事,發一個温暖甜蜜的白日夢。這是最最最好的午膳!

2011年12月14日 星期三

美術課

香港藝術館近期展出「墨韻國風–潘天壽藝術回顧展」與「吳冠中–畫‧舞‧樂」。

潘天壽展覽作品來自杭州潘天壽紀念館、展品涵蓋他不同時期的書畫代表作,亦同時展出其兒子潘公凱參予威尼斯雙年展的裝置作品「融」,及播放一套約45分鐘的錄像(由潘公凱介紹其父親的創作理念與作品分折)。潘天壽作品精粹在於構圖上精心推敲,畫面主次的虛實、疏密、平衡與張力等處理都是一絲不苟,加上他落筆潑辣,色彩强烈,形成獨持畫風。他極力主張中西繪畫應要拉開距離,中國畫要保存筆墨的精神。

撇開早期的岩洞畫,西方繪畫源於建築與雕塑,重視觀察、透視、立體等理性與科學分析,直至梵高、塞尚、表現主義畫派的出現,才將人的內在釋放於繪畫上。而中國畫自古以來都不求形似,只是借助風景與物象來表達自我情感。着重的是筆墨,筆墨並非指墨色變化及筆觸技巧,而是指內心修養與精神狀態的表現,是高度的複雜與抽象﹔作品的筆墨可以是畫家的性情、遭遇與品格的解讀。

觀看潘天壽作品,感覺他深受八大山人的影響。八大是我最喜愛的中國畫家,作品以「情」攝人,他將物象人格化,寄托自己的感情。冷寂、孤憤的心境與堅毅個性,濃濃的與圖象融合,直撼觀者心田。八大確有天賦的心手相應本領,作品韻味到位,第一眼已被迷倒,畫作被形容為「墨點無多淚點多」。藝術欣賞是一種直覺,往往取決於第一眼,即那一瞬間直擊心中誘發出的sensation,作品的分析已是後話又或太多的分析只會破壞美感。潘天壽獵取八大簡練筆法及出奇的畫面佈置,發展其獨具匠心的章法佈局,作品刻意經營,卻欠缺「情」的韻味。整個展覽,作品亦算豐富,卻未能感到興奮、感動。

藝術館今次是以分析角度出發,强迫教育觀者欣賞潘天壽的構圖佈局。故此展場另有複制圖片並印上紅線,解釋畫作構成意圖,免費小冊子亦有印着紅線牛油紙覆蓋在圖片上,不用說,大畫冊亦是分析詳盡,資料豐富(售價竟是88元),是很好的教材範本。看畢展覽,感覺像剛上完美術課,有點疲累,況且太多的資訊與分析,阻礙觀眾與作品直接溝通,欣賞可以有多方面的角度。

2011年12月13日 星期二

星期一晚上

連日為今早的「送畫」作一翻思想鬭爭。突如其來的通知,一個聯展,將送畫日期提前,原本想着星期一、二兩天休息日可以把將送去的畫,從容地收拾一下﹔如今,只剩餘星期日晚稍有空檔。近日晚間天氣跌至十度左右,寒風凛凛,只怕攤開畫作,一兩筆的修改驚動和諧的節奏,於是整夜便不能睡。畢竟要屈服於天氣下,身心已沒昔日的勇猛。今早將包裹畫作的雞皮紙拆開,匆匆瞇起眼看過幾秒,唔,感覺良好,速速將之還原,以免節外生枝。沒有完全「完成」的畫作,每次將圖畫再攤開,總覺有改動的需要。

是夜,林家二小姐出閣,從鬧烘烘的喜宴出來,看見皎潔明月,孤獨地掛在濃濃的黑幕中,沒有晚星,沒有半絲白雲陪伴。冬夜的冷風搖晃着車窗,寂靜的街道,只有眨動的交通燈。隨着車子,轉個彎,那團光逃跑了,仔細觀察時發現她在左側車窗外,一會兒出現,一會兒消失,心裡的疲憊霎時湧上來,穿過空無一人的馬路。

2011年12月9日 星期五

厭倦逃避

沮喪,因為工作。胃部翻騰,整個人失去平衡,腦袋無法決定它該專注的事,從前輕易地在工作中找到安寧,如今這天賦也遺棄我。這種心像被挖空、思想不能調整至自我控制、總想匿藏的心態像一座看不見的山,在心的某角落屹立不動,等待爆發。

終於,因為厭倦逃避。將要解决的問題,寫在紙上,開始逐步小心地解結。「溝通」是最傷腦筋的事,話說得太清楚會令人傷心,難以接受﹔說得含糊又會將事情變得更複雜,加深誤會﹔沉默,猜疑便迅速擴大,會達至無法收拾的局面。而當說話對象的理解力並非在同一水平線上,清楚與含糊都沒大意義,都會是關係破裂收場。自問不是善於說話,面面俱圓的人,在處理人事關係上,一向力求簡單、分明,不想同事覺得受到虧待。原來,這只是單方面的想法,這幾天,在面對面的個別頃談中,發覺好人難做,要攀過為保護自我而築起的圍欄,是要找對合適的時間、語言與心情的門匙,不能胡亂魯莾行事。

2011年12月6日 星期二

怕你消散無痕


像被某種東西吸啜着
胯胯的
被籠罩在純白光線中

光的粒子

光的密度

美得沒法形容

這瞬間

我不敢移動分毫

生怕

的閃爍
消散無痕

2011年12月5日 星期一

走運的逃兵


星期一,休息日。懶床15分鐘,很不情願地回到畫室,完成最最最urgent工作後,決定-----做「逃兵」。

出了地鐵站,下着雨,在Watsons買把檸檬黃的雨傘,給這灰濛濛一點光亮的色彩。想起 Christo 的黃色雨傘作品 。

很久沒到過銅鑼灣的中央圖書館,游走書架間,居然找到「心中書單」的第二位,Virginia Woolf 的「海浪」,黃慧敏譯 麥田出版社。真好!簡單的封面,內頁米黄、沒有譯者與作者介紹,書後附有 Virginia Woolf 照片,黑白照片大約3吋x2吋,每版一張,置於黑色底紙中央,最後還有她自殺前寫給老公的遺言。「海浪」是維吉妮亞‧吳爾芙最精釆的小說,全書沒有故事,只由六個角色輪流獨白構成,是探問生命意義與對死亡命題的思索。為什麽叫「海浪」?「整部作品環繞海浪的各種樣態敍述前進,永恒拍打的海潮聲宛若死亡哀歌,在字裡行間,震顫洶湧。」(書序﹕噢,死亡! 魏瑛娟)
認識 Virginia Woolf 是從電影「此時此刻」( The Hours ) 開始,這是三個女人、三個年代的故事,雖然她們處於不同的時空,卻渴求有意義的生活。電影由 Virginia Woolf ( Nicole Kidman 飾演) 寫最後一部小說 " Mrs Dalloway " 開始,她游走在瘋狂的創作邊緣,最後將石頭塞滿衣袋,走進河裡,慢慢沉進去。另一主角 ( Julianna Moore 飾演)生活在二次大戰末期,正在看讀 " Mrs Dalloway " 這本書,深受着書的影响而對生命價值存疑,萌生自殺的念頭,第三位主角是位女同性戀編輯,由 Maryl Streep 飾演,是現代版的 Mrs Dalloway。影片探討生命的意義、死亡與孤獨等問題,這亦是 Virginia Woolf 一直創作的主題,而電影跨越時空的結構,像 Virginia Woolf 意識流小說的文學書寫手法。此外演員出色的演出,令這部調子沉鬱的電影,躍動光亮。

2011年12月1日 星期四

找書遊戲

午膳時間「打書釘」,想找回「天地一沙鷗」。幸運地卻找到了想看很久的「催眠瑪麗亞 飛行家的奇幻之旅」,這是海明威完成海鷗强納森故事四+年後寫的書。還有想看他的「跨越永恒的橋」,至今還未找到。找書是個很好玩的經歷。

玩法(一)直覺尋寶 : 對於那些白色或淨色、不是光面書脊的書,特別吸引我。尤其不認識的作者定會把它拉出來,接着封面簡單及紙質不是光面粉紙便開始有好感,再進一步就是揭開內頁,文字設計與空間舒服便開始心動,亂找一兩頁看,書寫方式合心意的便擁着不放。很多書都是這樣買回來的,絕少失望。

玩法(二)出版社尋寶 : 台灣的時報、天下文化、遠流出版的文藝書很多都是不錯,遠流出版社的書設計較簡樸,紙質亦講究。

玩法(三)尋找 作家 : 對心儀的作家已沒大寄望,因為很多已作古,反之喜愛找些沒名氣或新晉的來看。最近買的有「日照良好」 姚楓盈著 (是第三屆年輕作家創作比賽得獎者之一),「外出」 許秦豪著、「哀悼日記」 羅蘭‧ 巴特著 (當然不是新晉)、「咖啡狂的筆記」 朴相姬著,都是好書!

玩法(四)心中「書單」: 第一位"Remarks on colour" by Ludwig Wittgenstein, 第二位「海浪」 維吉尼亞‧吳爾芙 , 第三位「流動的饗宴」 F Scott Fitzgerald 成寒譯 ( 時報出版社), 它們站穩頭三位久矣,期待退位。

從沒有打算網上購書,沒經親自驗證,總覺不安。

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OH MY WHAT A SHAME

相信 Don McLean 非常欣賞梵高,否則不會寫出動聽感人的 "Vincent"。喜歡他的歌, American Pie、And I love you so、Crying、Since I don't have you、 If we try、Castles in the air......

最最最喜愛的是這首非常辛酸的 " OH MY WHAT A SHAME"。



其實這CD內的歌非常動聽,大部份是木結他+性感的歌聲,簡約極致,其中 "On the Amazon" 是首很好玩的歌。

2011年11月28日 星期一

文生 梵高

19世紀初的歐洲,是改革年代,隨着科技進步、地理上大發現、殖民地開拓、文學與繪畫觀念也發生了「質」的轉變。繪畫,從古典的「畫什麽」跨跳到塞尚的「怎樣畫」,雖說塞尚是現代繪畫之父,我想梵高是開拓此道路的先鋒。

梵高在1880年開始繪畫,1990年37歲自殺。十年間創作800多幅油畫,數千張的素描與水彩畫稿。他在日記中說過繪畫于他來說就像是一場夢,他在繪畫中希望能傳達出一種讓人慰藉的東西,就像音樂一樣。

年多前,曾到台北看過梵高素描展,差不多全是早期作品,人物比例很明顯的不受重視,線條筆觸果斷笨拙、並且不擇手段地將要表達的情感傾注於紙上﹔畫家的勇氣、激情與掙扎,敲擊心田,感動不已。

梵高最美妙的作品是1888年至死前,法國南部阿爾的寫生及住在精神病院期間的繪畫。起伏的山巒、翻滾的麥浪、扭捲着蠕動的浮雲、火焰的柏樹、灼熱的向日葵、醫院小景與人物.....無論風景、靜物與人像,筆觸大膽恣肄,色調明亮斑爛,緊凑的張力與活躍的生命力,被發揮得淋漓盡致。梵高作品以濃情出發,蔑視一切傳統繪畫規則,缺乏透視、深度、消失點、大自然色彩....澎湃力量的傑出作品背後,重要的是,有着理性的繪畫元素支撐着,捲動雲團/漩渦天空/爆發的星星與火焰樹木製造驚險的平衡與張力、强烈的對比色調冲擊視覺感官以加强情感力量、流動與橫直的筆觸表現不穩與壓抑的情緒、天空/田野/地平線上的人物/房屋形成有趣的分割面帶動觀者遊歴他心中風景.....這些思維縝密、思想清的繪畫令人百看不厭,能夠流傳千古。所以說繪畫中感性與理性是相輔相承的,只是觀看梵高作品時,眼晴總是隨着他的筆觸與色塊翻騰,被他那團火熖般的激情迷暈了!





PS 上網尋找阿姆斯特丹梵高館時,才發覺97年到過的梵高館已於99年翻新並與一間新館相連,而新館亦將會在2012-13年重修。時間,我竟連你的影子也摸不到!

2011年11月27日 星期日

沒有梵高、沒有星夜

夜裡驀醒
黑暗吸收着周圍一切
從窗簾漏進來的光線亦無法逃脫
平靜瞬間
只有焦灼不安的滴答
沒有該溫柔明亮的月兒
怔怔等待着
灰藍雲隙間
那彎彎曲線
浮動徘徊
試圖尋找一個更好的視角



PS 想起梵高的星夜,想起關晃老師。那天你在課堂上講解colour tone時,我們唱着Vincent的colours changing hue.......之後大家一起地笑。老師,天堂的繁星定比梵高的starry night璀燦。

2011年11月24日 星期四

頭痛藥









這個秋天,天氣跌盪,給我無數次的頭昏腦脹,咖啡也喝得瘋狂。昨天拋下工作早回家,蜷縮着身子,不願起床。今早依然頭痛非常,喝杯咖啡來鬆弛。午膳時頭痛依然,又買杯咖啡及朱古力蛋糕來平衡恍惚的心情。蛋糕非常的甜,吃不下。店子枱頭放着小盆栽,葉子像三顆心連在一起,迴盪在空氣中的法國音樂不時提醒着我要放鬆,奈何天氣怎地如斯叫人難耐。

2011年11月23日 星期三

一片紫紅

今早,經過球場,滿地都是紫荊花瓣,一陣風掠過,捲走無數紫紅,亦增添不少色彩。幾個月前,我亦曾在這裡追逐迎着風,飄跳着的紅棉花種子,那輕輕白色棉絮,頑皮地,巧妙的,乘着風在我指縫中溜走。

時間是一條可以無限延長的線,春夏秋冬在它特定的位置上重覆着,而我,只不過是那上面近乎看不見的一點,只會瞬間出現,然後被吹走得無影踪。

2011年11月22日 星期二

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依然記不起初畫塑膠彩時的畫作放在那裡﹔找到些照片,拼拼凑凑,只是小部份脫落的記憶。從不善於「整理」,藉口是沒時間處理。相片、圖畫、書籍、顏料......總是亂放﹔很多時都是靠有限的記憶,找對位置﹔往往是知道曾經有這些那些,要找出它們時,便得翻箱倒篋,狼狽非常。幸運的,輕易被找着,仍然失蹤的還是很多、很多。

上星期想找回在 仙台拍的照片,掛念着一排排的白玉蘭樹,在居住的酒店樓下。早上晚間去回時,總是滿懷興奮地看着他們,拍了多張照片,捨不得,實在太美,美得有點不協調,不太高的樹卻掛滿大大、白白皎潔的花,一朵朵挺直的佇着,白玉蘭花瓣較厚外型簡單,有着高傲氣質,絕不是討人喜愛的嬌艶。嗨!此刻你們應是枝繁葉茂?噓!結婚時,國畫老師送的白玉蘭畫放在那裡?還有那些頗滿意的國畫創作,卷軸的、錶綾的、那裡去了?得要找出來,看看是否「潮」了?哎!還有..............

上課時,教學生用mind-map去思考,往往畫出一棵枝節茂密的「關係樹」,樂於見到他們驚訝地發現,簡單事情背後,有無數的節枝牽引着、伸延着、支撑着。

2011年11月21日 星期一

送別思緒














海藍色的眼睛瞪着灰橙石塊
懇求的眼淚溜滑至幼嫩沙粒
戴着疲憊
褪走了
懷着思念
擁上來

迎着來來回回呼喚
沿着白晳曲線游走
尋找
輕拂路過的風
送別
等待飛翔的思緒

2011.11.21 赤柱石灘

2011年11月16日 星期三

用右眼看的野芋




1982-90 雲霞在壯麗的山巒飄移、在樹梢間馳逐﹔耀目的陽光從枝葉間過濾,洒在身前赭色濕土上,松枝頂起朵朵墨綠帽子,在微風裡展現蕭瑟,在這行列罅隙間,忽見遠處淺淡的草原及村落盡頭那一線銀色湖光........我努力捕捉這片光景,在濕透的宣紙上抹着石青石綠,但仍覺力不從心,眼前的美豈能用文字或圖像去記錄。

1991-93 我從自然物料、水墨世界走進另一個計算時空,比例、透視、光線、調子、色彩、肌理...繪畫的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瓶瓶罐罐。現實生活已是充滿規律、限制,何不鑽進自己內心深處?

1994-99 我心無罣礙沈浸於鮮明色彩與活潑造形組合間,想起什麽便畫下來,以探索、自由嬉戲的態度陳述自身情感和夢魘,用不修飾的辭彙、顏色、點點滴滴訴說着過去與未來的糾葛。

用右眼看的野芋(一)(二)是1994的作品,塑膠彩布本、122x122cm。近日友人提起,始覺圖畫已失踪於腦海與現實中。此段時期,初嘗試用塑膠彩繪畫,老師指定畫作最小要4呎X4呎,並且全沒有技術指導,獨自摸索物料可塑性﹔於是,我開始脫離物象寫生,尋找自我的風景,正因對繪畫概念含糊,憑着興趣,膽粗粗地本着走進實驗室探險的心態,随心所欲,率性地用色彩表達與記錄自己感受,正因沒有規限與預先精細設計,在創作過程中想法能持續發展﹔加上肢體運動量大,身心共同合作,整個繪畫過程,愉悅舒暢。現在回看這些作品的照片,仍是喜歡﹔因為已不能再用如此豁達的心態作畫了!

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忠於情則法無定

不是藝評人,欣賞藝術作品,只有喜歡與不喜歡,看懂與看不懂。

吳冠中是我敬佩的中國畫家之一。他師承潘天壽與林風眠,卻比老師們跨前很大步。敬佩他能在炊坷艱辛的情況下,勇於堅持自己的藝術觀,並為此而奮鬥不懈。敬佩他的膽色與聰敏,吸取西方繪畫的形色規律及抽象意念運用在彩墨中,亦將中國山水畫的意境溶入油畫裡。


個人比較喜愛吳冠中後期的抽象水墨作品。從「情」出發,寫實的題材卻用抽象的形式表達。吳冠中本質上是非常追求形式的,在形式底背後卻包涵了他對物象的理解與感情。外在的景物經思量、感情的過濾而變形,線條潤滑而多變化、墨點與色點縱橫交織,繁而不亂,黑白灰色塊跳躍地疏密的對比着﹔作品只透過點、線、面的巧妙融合與呼應,產生豐富的層次美感。這些作品顏色撒落看似漫不經心,雜亂無章,整體上是經過精心敏銳的安排。「欲辯已忘形,但卻又形迹依稀,是無形卻有形。」

2011年11月13日 星期日

思念

記憶再頑固,也會褪色。

人去樓空,睹物思人,爸爸的照片依然放在廳的架上,家中擺設未變,只換上新梳發。這寧靜的場景,是緩慢枯謝歲月的餘韻,是流動光陰的見証。地板上的間條紋有些雜亂,鞋櫃吞噬你的足履,格仔本子匿藏起來,細碎的話語在房角消失,我應如何尋回那讓人天天錯過的故事?

爸爸在我用剩的校簿上,記錄每期六合彩的中獎號碼,數字的「出現」次數,甚至畫出圖表,分析數字抽出機會率。每次借意問經,志在打開話匣子,借意入股,以豉勵他在午飯後多點走動。他也有賽馬格仔本子,密密麻麻的數字與名字,是我的死穴,從不懂得如何發問。喜歡看着他架起眼鏡,用心地記錄着,回味每次他笑着說他的戰績。

爸爸愛吃糯米雞、鵝掌、义燒飽﹔上茶樓時,他總是趁我與媽媽談話的當兒努力地吃着,像個偷吃的頑童,將「不可多吃」也吞下肚。

每年冬至晚飯是爸爸弄的番薯餅與咸湯丸,初二回娘家最愛吃的是他做的煎鑲鯪魚,還有我最不喜愛,吃着感覺滿口都是「粉」的過年台山糕點。當姊妹弟大夥兒回家吃飯時,當厨的會是爸爸,厨房貼着他的備忘菜單。

爸爸有橙色、紅色、黑色的膠唱片。印象中有靜婷、周旋、「星星、月亮、太陽」電影唱片,唱機模樣卻沒印象,她們的歌曲依稀還能唱出。

爸爸在南海紗廠上班,星期天,他不怕勞苦會帶着一家出外遊玩,浩浩盪盪,最深刻的有植物公園、茘園、虎豹別墅、山頂、沙田畫舫(那天我穿着上身白色、下身紅色腰間有藍色布腰帶的裙子,很漂亮)﹔有次因我暈車浪中途在跑馬地下巴士,結果竟能進入馬場觀看賽馬。

爸爸六十多歲時曾患腎結石,做過激光碎石手術,後來有高血壓、糖尿、膽固醇、尿酸等毛病,要長期吃藥,身體因缺乏運動、已是健碩身型的他更顯「大隻」﹔後期腎功能衰退,面部浮腫、皮膚有很多黑斑,痕癢非常,他有個大肚腩,走起路來重心傾前,步伐快密,卻拒絕用拐杖,總擔心他會跌倒。零九年四月他與媽媽往竹林禪院拜祭祖母時跌倒。

給我抹不掉的影像是在病房中,你罩着氧氣袋,俯着身子,瞪大眼,努力呼吸着,這姿勢不能維持太久,我們替你整理好背後枕頭待你挨好,不到十分鐘你又得要俯曲着身子,用力呼吸。我在心裡對你說,放心去吧!你再沒有什麽要操心。

存在主義認為死亡是道門,把死者送出門,讓他到另一世界,這是生死循環,不是悲劇。面對失去親愛的人,心情難以如此豁達﹔失落哀傷,會被時間洗淡﹔思念,要靠記憶灌溉。媽媽智慧地將記憶種植在她的記事本子內,我努力追索,將你安放在心田裡。

2011年11月8日 星期二

記事本

今天,坐在地鐵,我哭了。

老豆,你不用担心我日子難過,每天早上飲茶後回家,有四份免費報紙給我閱讀。下午我會到長者健康中心聽講座,每星期兩次,逢星期二和五,加上教會的長者樂園還有讀聖經,生活很充實,不愁寂寞。只是不可多走路,上落樓梯級膝關節會痛,希望時節我能探望你。求主看顧我有平安腳步。

爸爸於2009年7月25日過身的。爸爸因腎功能衰退,醫生建議洗肚,他怕連累媽媽辛苦,拒絕了。後來,接受針灸冶療,最後他因細菌感染而逝世。媽媽在他過身後,表現出奇的冷靜,從沒有在我們面前哭過。在2010春天,她每天都會將回憶寫下,這包括她和爸爸的軼事、家庭事、子女事、她兒時事、現時生活事。這本記事簿,我沒看過,因我知她一直在寫着。今天向她借閱。

人年紀大了,都會腦退化,近事很容易忘記,因為家有喜事和裝修家居,竟然忘記了在天家的你,老豆:對不起。

老豆今天天朗氣清,最適合探望你,你住在天家多麼安樂,居所也高高在上,我行得有點吃力,今天沒帶你喜歡的食品,只是來和你閒談家常。

一年易過又中秋,今天八月十一日是你的生辰,我因腳痛且天氣炎熱,未能到你靈前祝福你,我只能在家中望着你的肖像,向天父默默祈告,謝恩和祝你生辰快樂、平安。今天沒有你歡喜吃的珍珠雞,改變你的胃口吃蛋糕,希望你喜歡。
從記事本中,我重新認識父母,甚至祖父母,瞭解自己的成長環境。爸媽結婚五十七年,印象中他們沒有吵過,對爸爸的離去,媽媽用另一種方式去延續他們的感情。這些單向說話顯示死亡並不是故事結尾,它改變了故事,標記着感情延續,這種平和的思念、無處不在、充實、飽滿。媽媽對記憶不離不棄,盡管記憶中的甜蜜部份已變成傷痛﹔這就是人生,從認識、到情人、到妻子、到為人父母、到死別,最後回到思念。媽媽對爸爸不捨不棄,讓爸爸住進心裡,那份情意,我感動得哭了。

2011年11月5日 星期六

莫負青春

繪畫班的中學生,多次提醒我去看「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朋友都說好看。沒看過九把刀的書,聽說電影內容只有30%取材自小說。說真的,沒想過看這套影片,學生有些看過多次,有些是父母看過後買票給子女看或整家一起去看。受着好奇心的驅使,決定前住感受、感受。

此青春片,長達差不多兩小時,鏡頭取景漂亮,故事內容零碎卻包裝得輕鬆簡潔,很有漫畫feel,全片用上不少有趣的對白及以「性」作噱頭的笑位連接﹔如「勃起」、裸露 pat pat、「打飛機」.... 尤以「打飛機」重覆較多,有點過了頭,高中男生真的那麽好此道?婚宴是全片最精采亦是較沉悶的一幕,剪接往事片斷若是新的鏡頭(有,但很少)就更能吸引觀眾。聞說演柯騰的演員是第一次拍戲,表現自然,像鄰家的男孩。柯騰的「幼稚」吸引沈佳宜喜歡他,亦因為他的「幼稚」令她將喜歡私藏心底,然後與跟合得來的結婚。這並不是套 happy ending的愛情片,笑位包裹着無疾而終的初戀。令柯騰招架不住的是 「 成長,最殘酷的部份就是女孩永遠比同年齡的男孩成熟」。八年的喜歡,讓他們 之間有更深的密契、聯繫﹔這種感情與思念,永遠不會過期。

青春是忠於自己的感覺,不裝假、不計算、不憂慮、老老實實﹔通常都是莾撞、勇敢、天真幼稚、懵懵懂懂地順着心意做些蠢事。生命章節中,青春歲月是最可愛率直的,人生有很多事是徒勞無功的,唯有在此時,縱然沒有結果,依然會堅持追尋夢想,不想有遺憾。長大後,立足社會,營營役役,為現實捨棄很多自我的抉擇,猜疑、容忍、退讓、競爭.....﹔再難體會這份激情、快慰與驚喜,一切事都變得淡然無味,再尋找不到興奮的按鈕,雖心不甘,卻力不逮,極難尋回那份真摯的情懷。

2011年11月4日 星期五

五個「了」

Don't ever forget how to laugh Or be too proud to cry Or too stubborn to smile

近日照鏡 發覺眉心皺紋深了
兩頰的笑紋也深了
近日照鏡 發覺眼紋乾了
兩眼再沒有神采了
近日臉孔 瘦削了
體重卻再沒有減輕
懷念
從前胖嘟嘟的臉
看似
沒現在的憔悴

PS 女人心思,雖然複雜,也很簡單 : 總希望自己漂漂亮亮。

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

秋日索罟灣

每天有多少人在陳餘生老師的作品下匆忙走過?為了省脚骨力,問了三個路人以確實經IFC到離島碼頭的方向。中環站,我最不喜歡的車站,常會迷路、總是覺得被人潮擁着走。














那些微弱的蟲聲、路上碰巧聽見的片斷歌曲、叢林間欲隱若現的小鳥、糾纏於半空的樹藤、小溪上潛浮的黄頁、背着光線的草蔓、玻璃碎片折射出來的耀眼顏色、悠閒踱步的小白鷺、捲起書頁的微風,被洗刷過石頭的光澤、戴着銀線的彩雲......這些生活細節總會為平淡的現實帶來悅愉。

2011年10月23日 星期日

重複


這幅年頭開始構思的畫,改動多次,每次改動前都改動原先的意念,接着被擱置着,
其後,重複做着重複的事﹕改動、擱置.....
每次,嘗試放棄這重複,
還是,重複放棄,
上星期,終於暫時收起重複,
將它掛在VAC的牆上。
知道,日後還是會繼續重複。

創作中最難的是超越自己。創作是階段性的,每一階段的前進提高都必須不停的 質問 自己,無論是直觀感覺、思路、手法....等都要不斷推敲與試驗﹔要先放下原本的成見/準則,這準則包括既有的知識,因知識本身是經已形成的觀念,放在思維中,便成「成見」。有個人成見,預設的立場,便已有結論,那思維便會躲懶停工了!當某階段實踐一段時間後,想要改變求突破,是最難熬的,應是直線前進、橫向伸延或往後退?用理性分析或直覺先行?認真地做還是先破壞、再顛覆?全是思考的過程。

2011年10月22日 星期六

得與失


逛書店是我空餘最喜愛的節目,每次也會帶些書回家。隔一段日子,便要大清倉,否則連自己亦忍受不了!那些乘地鐵時看的消閒小書,可輕鬆地送給學生家長﹔有關美術的書籍,大都會留下﹔最難取捨的是文藝書。多年前家中「裝修」,那晚把三毛、村上春樹、張愛玲、吳冠中、余光中、白先勇、柏陽....等的著作,整齊地紥起來,堆放在門外。翌日出門時,望着空空的地磚,對自己的「衝動」後悔不已!也曾再買回一些被「拋棄」的書或在書店裡翻看那些喜愛章節,其後依戀不捨地離去。

買了的書、借出的書,定會記得,只是往往不知放在那裡。有兩本小書,想看,卻找了大半年也不知在何處。其中一本是竹久夢二的小書,日文本,雖然看不懂,但被那漂亮的版畫吸引着。夢二作詩亦作畫,也是書籍平面設計師,早期作品反影時代生活並影響豐子愷甚深,晚期的仕女圖美麗感人,構圖簡潔優雅。今晚又想起夢二,在網上再看他的作品,總不及書本上的有韻味。

突然想起 Rebecca Solnit 在其書"A field guide to getting lost" 寫的 "Some things we have only as long as they remain lost. Some things are not lost only as long as they are distant." 常在身邊的東西我們不會去察覺與關心,只有在它們消失後感到確實擁有,可惜此情已成追憶。眼前找不着的,未必已是失去,只要繼續保持追尋的心情,便會有得着的時侯。得與失,在乎自己看待事情的態度。

2011年10月13日 星期四

笑一笑

近日公私兩事忙,身心疲憊不堪,繁忙加上不如意事,更適逢灰濛濛的雨天,情緒倦怠,找方法把悒郁驅散掉。授命班中同學,繪畫四格漫畫,給老師笑一笑!







2011年9月30日 星期五

還是不說出來好

The real art of conversation is not only say the right thing at the right place
but to leave unsaid things which are better left unsaid

很多事情還是不說出來好
因為思想是個恐佈的東西,它可以不着邊際地游走
因為耳朵是個頑皮的東西,它可以巧妙的接收不靈
因為嘴巴是個可厭的東西,它可以細膩的重覆夢囈
因為眼晴是個懵懂的東西,它可以經常的迷惑清淅
因為內心是個小器的東西,它可以創意地規劃地盤
很多事情還是不說出來好

2011年9月29日 星期四

時間 生命 愛

突然而來的假期--8號颱風高掛,困在家中「上網」,誤踫誤撞看到了「人生精闢的20句話」,其中說到「人生有三樣東西是無法隱瞞的﹕咳嗽、貧窮和愛﹔你想隱瞞,卻欲蓋彌彰。」真的,咳嗽真的不能隱瞞,不知是心理或是生理需要,心越不想或希望忍着,便越咳得厲害。「人生有三樣東西是不該揮霍的: 身體、金錢和愛﹔你想揮霍,卻得不償失。」我想只有年過四十的才能體會箇中道理,明白時或許已是太遲,希望尚能補救。「人生有三樣東西是無法挽留的: 生命、時間和愛﹔你想挽留,卻漸行漸遠。」時間真的無法挽留。年少時希望獨立,恨不得時間走快些﹔出來工作後,等待「出糧」的日子,還覺得時間真的可以走快些﹔中年時便開始驚慌,感到抓不住時間,事業未成,子女尚未自立,生命卻已走了一大半,問昨天所作何事,還得要定神想一想﹔暮年時,健壯及不用憂心生活的是最快樂幸福!可以享受餘生做自己喜愛做的事。對於時間,我們還可以掌握,智者預早計劃,身體力行,如無意外,仍能達到預期願望。

相比下「生命」令人感到脆弱、迷惑。從前的觀念是我們在飲食、心理上注重健康,便能長壽﹔現今卻發現除飲食與心理外,遺存因子、環境條件及一個叫「命運」的都在主宰我們的生命。存在主義認為生命開始時便註定要走向死亡,這是任何人無法擺脫的悲劇命運﹔對生命的長短,我們無法控制,更無力挽留,唯一能做的是策劃生命的質素/內容,令旅途愉悅無悔。愛,是確保生命精采的元素。親人的愛、知己良朋的愛、宗教的大愛、情人的愛.......充滿喜與悲、如林振强的歌詞(生命之曲)﹕生命生命這好傢伙,何時我也說它不錯燃亮我......是它是它給我光陰和靈魂.....給我天空和浮雲.....讓我聽宇宙聲韻.....認識無窮難忘時晨.....從沒有怨命.....何日我也對它尊敬.....過得起勁.....能摘遙遙之星,全賴熊熊性命.......。生命是錯綜複雜的章節,生老病死、飛來橫禍、不能預測、亦挽留不住。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都頁都需要愛來支撐着,愛的收益與投放時間的心力成正比,故此期望有色彩絢麗的生命拼圖便得要用心經營,珍惜當下的每一個細節。

2011年9月25日 星期日

NO SAY

We have no control over what happens to us,
but only what we do

我工作的畫室在私營商場內,業主將商場間出每個約百多呎的店舖出租,場內只有數間連鎖式的商舖,其他均是小業主,商場能保持的特色是小店貨品時有驚喜,令購物者有點「尋寶」的心態。雖然這幾年大家都忍受着加租與業主的一些無理的指令,例如今次租約指明我的畫室要「開放式」格局,即從走廊外面要看到裡面上課情況、下次租約卻規定要將店舖封密,不能看到裡面,並且朝十晚十要有照明,表示仍在開店營業。大家都在能力許可下容忍這些朝令夕改的政策,以求可以糊口及開展事業。

今年六月中,商場有幸地被「領匯」收購。本來尚算太平之地,山雨欲來,呼天蓋地,人心惶惶,謠言滿場飛。七月,開始有商户遷出,聽說加租率達至 60%-100%,有些店舖甚至不獲續租,流動短期的檔位甚至加租四倍,並且「領匯」這大業主態度强硬,有些店舖要迫令遷位,續租時還要交上核數師的核數表以證明有潛力經營。八月中,某些未到期的商鋪被迫搬往指定舖位,因有大户入駐,小商舖要收回並「打通」租出,而迫遷的租户只能簽短期租約,租金雖然加幅較小但搬遷重建的費用要由租户承擔,這些費用仍是可計算之數,相比下,日後商場的大肆裝修,工程影嚮人流,生意額下跌多少更是無從估計。故此,能幸存的,還得要抵受日後的風風雨雨。至於未滿約及暫時看似未受影嚮的,更是心驚膽跳,就算採取駝鳥政策,拒絕收風,但仍有好心者特來告知「傳來的動向」,令你心神散亂,難以集中工作。

前星期尾便有好心者告知我,「領滙」會收回我其中兩個相連舖位及將所有經營「學習」的商舖搬往地下的店舖,越近續租期者便可優先揀位﹔這事令我整個週末心緒不寧,煩躁不安。活在含糊疑問中是最難受的,終於在星期一致電以便將疑團弄清楚,得來的答覆可圈可點。答覆是暫時尚未有此打算!暫時,是指多久?

朋友們說「既來之,則安之」、「船到橋頭自然直」、「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以靜制動、以虛養心」、「有危便有機」..........謝謝!!

對於看不透的,學習不去費神測度,似乎較易做到。能做到弘一大師說的「以虛養心」,這個「虛」的意思即是把心思從日常瑣雜之間移開,因之有了清澄的視野,智慧、創造力才有機會騰空出現﹔佛家思想,說時容易,能頓悟的真要有無比的超凡功力,自問是個俗世中人,尚未能有此能量。唯一鼓勵自己的是: do your best and prepare for the worse, what we learn from problems and lessons will serve us for the rest of our lives!

PS: 据說因為原有大業主要離婚,分身家,為劃清界線不想與對方有任何的牽線,故此將物業沽售予「領滙」。又上一課,原來離婚不是兩口子的事!

2011年9月22日 星期四

原來是這種感覺

恍恍惚惚的
揣測不安的思絮
朦朧了時間
荒涼焦慮
似乎遙遠在前
自覺地
進入那無底深淵的虛無片斷

輕輕飄飄的
被挖空的整個身子
像釋放的氦氣球
巧妙沉澱的記憶
出於內力而起動飛翔
幌動着
走過那綿密漫長的孤寂軸線


PS : 這種吃藥後的混沌,很難受。對自知的精神思想癱瘓情況無能為力,一直被迫受支配﹔今早,我仍舊處於受控中,只是,我嘗試將感覺用文字記下。

2011年9月17日 星期六

golden age

並不是 Woody Allen 的忠實「粉絲」,可看了不少他的作品。他的作品情節幽默,透過婚姻與中年危機、荒謬人生經歷,探索人存在的本質問題 : 命運、正義、美、愛、罪惡.......。看 Woody Allen 的電影要有忍受 "noisy" 的能耐,因他常在電影 (或近年多透過主角) 喋喋不休的說話 : 命運對生活的掌握,似是看懂或瞭解,卻仍是恍恍惚惚,愛無力、心無着、情無寄、意難平,電影總帶點消極與無奈。自己比較喜愛的是「迷失决勝分」、「情迷巴塞隆拿」以及因自己是半個業餘畫畫人並曾在巴黎遊歷個月而加了無數人情分的 midnight in Paris-情迷午夜巴黎。

今次 Woody Allen 選擇巴黎 以「 浪漫風情+1989 及1920 年的文化藝術」來譏諷美國現今社會的崇尚物質消費、人性猜疑..... ,來個雅與俗大比併。

最吸引的是開場五分鐘的巴黎景色與故事的取景點,聖母院、亮燈的鐵塔、蒙馬特、西堤島、羅浮宮、塞納河、凡爾賽宮、亞歷山大三世橋、羅丹美術館、還有我最喜愛橘園美術館內圓形展廳的莫內抽象荷花池畫,看得很「享受」!

電影以時光倒流,回到 Woody Allen 認為的 golden age 1920,主角 Gil 與文藝界人物 Man Ray、Picasso、Dali、Matisse 、Hemingway、Cole Porter、Fitzgerald 夫婦、Gertrude Stein 等在沙龍聚會中談笑風生,Gil 並將其著書草稿交予 Stein 過目,期望得到大師意見。Gil 更與 Picasso 情人Adriana 一見鍾情,並由她 帶他回到 1989,遇見Degas、Gauguin、Toulouse-Lautrec.... 。Gauguin 更侃侃論出 Renaissance 是他心中的 golden age 。各大師各領風騷,文藝界之間的相濡以沫、醋雨酸風、互相勉勵....那份氛圍,耐人尋味,巴黎實在是非常極之可愛!!Woody Allen 的才情,他販買的懷舊情調,實在太迷人!!電影節奏活潑輕快,對白幽默美妙,少了 導演 過往 的多愁善感,欲說還休,實在太好!!

依依不捨地離場,1920是活地阿倫心目中的 golden age,我心目中的- 是那段時期?真要慢慢細想。

2011年9月12日 星期一

Days

Days by Philip Larkin

What are days for?
Days are where we live.
They come, they wake us
Time and time over.
They are to be happy in:
Where can we live but days?

Ah, solving that question
Bring the priest and the doctor
In their long coats
Running over the fields

'One Day' 是近日乘地鐵時看的 pocket book,書的首頁有 Philip Larkin 這首詩。
日子是用來幹甚麽的?每日如常,營營役役,不能逃避的生與死,故此在有生之年就該快樂,除了好好留在日子裡,我們無處可逃。這表達出一種强烈的無奈,使叫人快樂的忠告上蒙上一層悲哀。這是我的感覺,不知Larkin 的原意,亦不知 one day 的作者 David Nicholls 為何將此詩放於故事未開始之前 (因只看了chapter one),直至,今天看畢 one day 這套戲,才確實我這點無奈感與憂愁是詩的重點。

戲中因雙方背景差異,Emma 與 Dexter 雖互有好感,卻未能發展,以"化學效應"彼此維系着,每年的7月15日有默契地見面、致電、彼此互不介入對方的感情生活,卻是默默關心着對方,在失意與得意的同時都希望與對方傾訴、分享。兜兜轉轉二十年,這種心靈的追求,soulmate的關係因着彼此的存在而發掘與開啓對方不為人知、隱藏的一面,故事最後因 Emma 車禍喪生,多年的感情只能烙印在心中。生活依然要渡過,人應要向前看,最愛你的人不一定能陪你渡過終生,可遇不可求、遇到的定要慶幸與珍惜。

剛看完電視911的特輯,更感唏噓。細數日月,忽然十年,失去的悲痛與傷痕如新。剎那的無常、哀痛難以招架。生命像煙蒂般一下子被按熄,卑微的人類可以做什麽?能做的只有按着傷口,如常生活,樂觀地盼望下一段路會較平坦。

2011年8月28日 星期日

尋找另一半

是誰扔下小石片
打碎湖中的澄空
是誰劃破那片藍
滲進幻夢的色彩


人與人間的關係,像幅抽象畫,斷斷片片的色彩看似獨立,卻又與相鄰融和地交織着,造成層層叠叠的調子,形成親密空間與不同深度的距離。這種互不相干,但又像相連扭纏着的感情,會因應個人的性格、道德標準取向,構成形形式式的畫面,可以是Vasily Kandinsky 的冷靜音韻、Jackson Pollock 的煩亂有序、 Willem De Kooning 的豪邁不羈。形形式式,千絲萬縷,藕斷絲連。 

帕拉圖在二千年前寫下寓言: 每個人都是被劈開成兩半的一個不完整個體,終其一生在尋找另一半,卻不一定能找到,因為被劈開的人太多、太多!

尋尋覓覓,有人安於寂寞,享受凄清的孤獨﹔有人急切貪婪,擾擾攘攘不斷追逐﹔有人安然接受冥冥中的宿命,舒坦滿足﹔有人猶豫不决,周旋進取與被動間......。有的另一半是相同明度色調,琴瑟和諧﹔有的另一半是對比色調,平衡地互補﹔有的另一半是强烈黑白對壘,依靠吊詭的灰色拉扯着﹔有的另一半是不協調色系,忍受風風雨雨。幸運地,孤單的身影有時也可以是幸福﹔不幸地,兩個人也可以是曖昧隱晦、困擾痛苦。多少次的狂歌亂舞、儍話痴語、對酌共醉、能與那對的另一半相遇?或「那人卻在燈火蘭珊處」? 

想起電影「兩生花」,兩個相同樣貌,卻處於巴黎與波蘭兩地的女子,當一個突發逝去時,另一個卻有種無名悲愴湧上心頭,若有所失﹔這種心靈感應與第六感牽引她去尋找魂歸天國的另一半,兜兜轉轉,最後,她到波蘭感受昔日她的氣息。

多少人能有福份,可以找對
多少人能有智慧,知道找對
多少人能有勇氣,珍惜找對

2011年8月25日 星期四

對影成三人

於我,七、八、九月份是最忙碌與心煩的日子,工作量增多、學生上課時間要與暑期活動或學校活動作配合而混亂一番,加上近幾個月在課堂間趕往針灸治療,頻頻撲撲,身體疲累。面對着一大堆有待處理的工作,只得「拖」着做﹔現在所有的都迫在眉睫,逃也逃不了!在這匆忙的城市,生活看似充實,每天日程擠滿,人卻感到特別孤獨。 

孤獨是一種怎樣的狀態?
孤獨是在聚會中,儘管眾人說的都是同一樣的語言,自己的channel總是搭不上,氣氛越是熱 鬧,孤獨 感越强烈
孤獨是眾人對自己作品不能給予任何意見或給予太多自己認為不是意見的意見
孤獨是因為愛,未能面對坦誠,作出妥協以確保關係融和
孤獨是迷失自已,心裡的抽屜未能一一打開,做不回自已
孤獨是看着別人的「理所當然」,自己卻因社會規範約制下成為叛逆者

孤獨與寂寞不一樣。寂寞時可找朋友胡扯亂說、與愛人互通短訊,在笑談愉悅中感到圓滿。孤獨是要自已獨處,要對自我誠實,學習接納自己
孤獨時我會獨自旅行或出走,感覺自我的存在
孤獨時我會找個靜靜的角落,寫寫東西與自己對話
孤獨時我會困自己在畫室裡作畫,尋找與確實自己的想法
孤獨時我會靜坐,無為自在,令自己更清醒
孤獨時會找套不是商業性的片子看,試試可否碰到與自己思想相似的同類
孤獨時我會閱讀文學作品,給思想一點拓闊與安慰
何時能達到李白的豁達自豪境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2011年8月20日 星期六

簡單生活

喜愛吃法式或歐洲式的麵包,法式長棍包 baguette、brioche及包面上舖滿黑色小胡椒似的小圓飽(家人說可以擲死狗).......。多年前到巴黎旅遊,住B&B,每天早餐都是baguette,牛油、果醬、橙汁或朱古力,吃上癮。回港後開始在Delifrance買吃,最喜愛還是碎蛋餡料,其後愛上切片後在包面抹層厚厚的Danish Blue Cheese,其實沾着南瓜或雜菜濃湯的baguette亦美味非常﹔家中成員沒有一個喜愛baguette,故此多是在朋友聚會或自由身閒着時,聽着音樂、喝咖啡或把酒言歡時,悠閒地吃着,感覺幸福美滿。

香港美食天堂,麵包店林林總總,買法式歐洲式的飽店多在商業區或酒店內,地道或日式包店麵包款式誇張嚇人:火腿蛋包、甘薯包、芝士肉鬆包、豬扒炸包、粟子朱古力包....走進去還是空手走出來。賣芝麻醎包、豬仔飽或甜餐包的麵包店越來越少,為什麽要這樣花巧?愈簡單的食物愈變成奢侈品,有錢也不容易買到。曾經到simplylifebakery買麵包,款式實而不華、簡單的美味。可惜店舖不在我日常活動範圍,不能随時享受。快樂來自簡單,吃麵包如此,生活也如此。

簡單生活是怎樣的?
+ 找片草地躺下,迎着微風,在大自然和諧音韵下睡個覺
+ 獨自在家弄點吃,追看錄下的電視節目
+ 在咖啡店找個寕靜角落不被打擾看看書、寫點東西
+ 帶着相機,漫無目的到處逛逛
+ 到藝術館、書店坐坐看看,看看坐坐
+ 工作沒壓力,回家與家人吃飯
+ 畫畫畫,看看畫冊,再看套電影
+ 放假日懶床,躲在暖暖被窩發發白日夢
+ 往taste、citysuper、百貨公司家品部尋寶
+ 與談得來的朋友東拉西扯


2011年8月18日 星期四

秋季旅行

習國畫年代,總是將「年假」留至秋天,老師同學旅行寫生,華山、黄山、武夷、周庄、連縣、甪直、蘇州園林、紹興.......老師為學生安排交通、住宿、日程、探訪畫家,甚至有出發前「技術」指導。老師照顧徒兒無微不至: 學生在華山上寫生,老師跑到山下捧個大西瓜回來給我們解渴﹔在黃山遇大雨,眾人波鞋濕得走起路來「吱吱吱」,老師揮筆繪畫多張花鳥畫作為厨子為我們「煨乾」鞋子的報酬,當遊人吃着一元的飯盒,我們的晚餐是石蛙、辣油炒薯條、蕃茄雞蛋、蔬菜與熱騰騰白飯,在還沒有旅館的周庄與連縣,我們住宿尚算清潔的學校,林林總總住事多的是,老師真是no.1!! 

十多天的旅行寫生,每年期待,可惜會因工作或家庭事糾纏着,未能前往。寫生苦樂參半,其趣無窮。老師處事認真,早上很早便催「開工」,中午多是吃干糧,晚飯過後還得檢視寫生作品,並且將當天走過的景點以散點透視法畫出來,用作日後創作畫的資料。雖然身體疲累,有時還得被蚊叮蚤咬及忍受骯髒惡劣的厠所,可是當面對壯麗山群、萬變雲海、古木參天、典雅園林、小橋流水人家......心情舒暢,感動無語,願時間能即時凝住,將自已好好的鎖在那裡。

前往旅行寫生,事前經過思想鬭爭,「大節」當前,拋夫棄子,獨樂樂去,家中眾人必有微言,要狠着心,不能猶猶豫豫,儘管日後生悔意。記得有次從武夷歸來,打開門,小兒(其時未足兩歲)望着我良久,良久才展開笑容,伸着胖手,示意我抱,那種心酸的感覺至今依然銘記在心。後來雕了個閒章:「 半個媽媽」來譏諷自己。

因為喜愛色彩,很早前已沒上老師的課。前兩個月與好友前往探訪,談起旅行往事,感慨良多。

2011年8月17日 星期三

立秋

8月8日 立秋

秋天 又愛又恨
愛 旅行的好季節
愛 吃蟹的好日子
愛 蠻浪漫的中秋
愛 迎着風的野草
愛 沒有黏黏立立

恨秋天全因我有個「天文台」鼻子,時涼時熱的天氣轉變,我會頭脹、頭痛、鼻子痛、流鼻血、腦袋閉塞、發脾氣、做奇怪事、作愚蠢的抉擇........
唉!可愛可厭的秋天將至。

秋夕 杜牧
銀蠋秋光冷畫屏
輊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牛織女星

2011年8月16日 星期二

患病

匆匆忙忙
為的是什麽
有時真的討厭自己
為什麽總是停不下來
當有點空閒的時候
身體總會給我來些麻煩
當有點空閒的時候
自己又會找些瑣事填補空隙
大事停不了
小事斷斷續續
這個是什麽的病

2011年8月15日 星期一

她比煙花寂寞


友人傳來cello及Toledo的短片,匆忙中錯誤 forward back。
喜愛 cello,喜愛 Jacqueline du Pre,喜愛電影「她比煙花寂寞」Hilary and Jackie,喜愛在戲中扮演Jacqueline的Emily Watson。
Cello音色渾厚,深沉悠揚的音韻充滿生命的悸動,如泣如訴,能細緻地演繹複雜抒情的旋律。
Jacqueline的 bow arm一絕,演奏不拘細節,灑脫奔放,用「心」、用「情」將樂章的靈魂帶動着。第一次聽她的CD,在冬夜,坐在漆黑,悲愴得哭不出來,那憂傷壓在心底,撕心裂肺。
「她比煙花寂寞」記錄Jacqueline的悲慘命運,五歲學 cello、十六歲作專業演出、二十八歲患多發性硬化症,在不能拉琴的時段教master class學生、四十二歲生命終結。名氣、演奏傷害了她。聖經好像有這句話﹕因為多給誰,便向誰多取。
Emily Watson 是個好演員,不大漂亮,用心演繹每個角色,像Jacqueline。THANKYOU THANKYOU for your stunning performances.


2011年8月11日 星期四

懷念

朋友年前買來萬尺農地,加建蔬菜、蘭花greenhouse,還有個小鱼池。久不久便會接到要不要蔬菜的來電。早前,朋友專程到家附近,送來我至愛的黃枇,還有大節瓜和冬瓜。吃足一星期,久未嚐過如此甜美的雞心品種,回味無窮。朋友說因近日陽光猛烈,果糖迫了出來,早一批便不太味甜。上星期朋友來電催促我去取龍眼,不同樹種,不同味道,共兩大包。卻之不恭,終於「飛的」將大大半送給其他友人。

友情是要付出金錢   卻不能用金錢衡量。

耕種是勞身勞心的工作,收成後還得顧慮如何將心血盡快送出去,確保友人吃到「新鮮」,友人又得適逢家中食物存量不多,才能吃到「新鮮」。故送禮是一門有趣的學問。

曾幾何時有兩年時間,也向「幼聯」租來兩塊農地,學習有機耕種,翻土是我最討厭的工序,不用一小時整個人都「散」了。後來索性由得老公去做,自己找張木椅躺下,閉目聽聽蟲鳥聲或和着清風欣賞季節帶來的色彩,小兒則最愛坐在樹上及到處尋找小昆蟲。那兩年的星期天都是這樣渡過,甚懷念。

2011年8月10日 星期三

星期三 賣旗天

今早遲了點出門口,走到地鐵站口,聽見嬌俏的叫喊 : 唔該先生買枝旗吖。通常我都會放進五元,但考慮今天有大堆預備工作急着回去準備,加上手拿雨傘及環保布袋,要往肩上手袋找錢包有點費時,便匆忙走下樓梯。其時那叫喊聲仍急切的重覆着,像不用氣似的。唉!還是走上樓梯,取了個黃色圓形貼子--「鄰舍輔導會」。在旁派免費報的說婆婆你真好氣!

坐在地鐵,望着手錶,用剛才婆婆說話的速度作測試,一分鐘可說三十九次!婆婆,你真厲害!請保重,我想不到一小時你便聲沙失聲。回想自己第一次賣旗,胆顫心驚,但那次我戰績彪炳,因為有一位坐在私家車內的「西装友」用一佰元買了我一個貼字旗,對一個中一生來說,簡直興奮得像自己得到一樣。

回到將軍澳的地鐵站,又有一群親子在賣旗,「防止虐待兒童會」紅色的心心,被大大細細圍着,白色的外套又多綴一點紅。上完一節課趕到灣仔接受針灸治療,出了地鐵站,又見一位大叔手拿不同顏色的貼字旗,究竟政府是以什麼的機制去批核這些籌款申請?今天香港九龍新界有多少個單位在籌款?如此勞師動眾及在與其他單位分「餅仔」的情況下,實質能籌多少錢?完成治療後,回到地鐵,又被一位小姐截着---月餅義賣!好人難做!!

2011年8月9日 星期二

見與不見

見與不見 作者:扎西拉姆 . 多多

你見 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 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來不去
你愛 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里
不增不減
你跟 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捨不棄
來我的懷里
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里
默然相愛
寂靜歡喜

「見與不見」在電影「非誠勿擾2」馮小剛的戲中出現。在沉悶的情節中出現了這動人心弦的一節,戲中當爸爸的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好朋友為他預先舉行喪禮,他的女兒擁着爸爸唸了這首詩送給他。

爸爸戴着附有膠袋的氧氣管,曲着身子,艱辛的呼吸着,他望着我們的眼神是那麼的無助﹔當時我不懂得如何安慰及處理,只有忍着淚默默地記着那一刻。
那天,當我送爸媽從針灸處回家,在家附近分手,回頭看着他們倆,爸爸站在媽媽身後,右手拿着拐杖,左手搭在媽媽肩上,在人潮中緩緩往前行,我站在熙攘的人堆中默默留着淚。

聦明的馮小剛為文造情,用了扎西拉母 . 多多這首詩令這套失分的作品加點色彩,起碼令我看得心在痛。

扎西拉母 . 多多是廣州女孩,虔誠的佛教徒,她藉着這首詩表達班札古魯白瑪大師對弟子不離不棄的關愛。今晚偶然重看這首新詩,多看幾片,越感覺平靜坦然,大愛的感覺就是這樣?輕輕的卻感到豐滿。

2011年8月8日 星期一

裙子

很久沒有穿裙子,大概有+多年。早陣子為着姨甥女的婚宴,破例買條裙,結果折折騰騰買了兩條裙、一件外套及陪襯的手袋與鞋。當時心情複雜,覺得有點煩,但母親姊妹兄弟都漂漂亮亮,自己怎能如此馬夫!怎知穿裙子那種輕快感勾起我不少少女回憶,姊姊是懂得裁製衣服的,年少時所穿的裙子都是她造的,雖然我借穿或偷着她的裙子有點兒短(因為高度問題),但心情都是很興奮悅愉,一來因為裙子款式與街上的不同,更重要的是裙子是為喜歡的人而穿的!姊姊當時很喜歡黄色,黄色厘士直身短裙、A字碎花黃色裙都是我的至愛!厘士裙更賜予我一段少年十五二十時的浪漫短情緣,可惜好像沒有留下裙子照片。
飲宴過後,心思思的、在幾番錯折與失望中也買了幾條裙,雖然在購買過程令售貨員花費不少唇舌、推薦那些彩艷、碎花、厘士、窩釘......都一一被拒。每個人的潛在內心都有些特定的喜好,算是想改變甚或改變了,回頭看仍是有那些的規律與模式隱藏着。買回來的裙子,有一條是淺灰百摺半身裙,買時考慮良久(因為預計穿着機會不多),終於購買下來的原因是「從前亦有類似的」這種情意結!其實自己常有些儍的購物方式,像很喜歡的衣服或東西,不捨得穿用,待久了便過時或不能用﹔喜歡的鞋子會買多對,同款同色,幫它延長壽命﹔看見漂亮的小本子,總是忍不得買下來,每本都寫些頁,確實它們的存在。在這講求環保的年代,自己是否還要這麽的儍?!

今天穿起裙子,簡直是件樂事,涼涼爽爽的,連走路步伐也輕盈了!

Cy Twombly (1928-2011)

Cy Twombly去世了! 我十分喜愛他的作品,可惜只見過他的一幅真蹟。早在五十年代他已開始用邊幅不修的線條,用蜡筆顏料在畫布上遊走,線條漫無目的地重覆、循環,嬉戲爛漫,看似即興,不和諧中卻帶有秩序,像兩歲多小孩的塗鴉畫,賞心悅目。觀者不會問他畫些什麼,只會用心去感受他的豐饒色彩線條,或被他這種原始性的圖像牽引至自已的內在世界。不記得何人曾說--藝術家同時又是個教育家,他們教育了我們接受「異類」中思想產生出來的美,重新再定義「什麼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