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右上為姚黃,花蕊部份與普通牡丹很不同,雌蕊瓣化,花瓣摺疊緊密,花型圓滿。右下為魏紫,二者為牡丹之冠。﹝網上圖片) |
「 牡丹,國色天香,一直被國人視為富貴、吉祥、幸福、繁榮的象徵。 從唐代起,牡丹就被推崇為“國色天香”。 牡丹統領群芳,地位尊貴。 唐代詩人白居易 "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和劉禹錫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等膾炙人口的詩句,生動地描述了當時人們傾城觀花的盛況。目前世界上大約有1800種栽培牡丹,其中有1000多種源自中國,意大利人在1200年首先將中國的牡丹花介紹到了歐洲,自此以後,當地種植者通過品種雜交等方式研發出了更先進的牡丹培育種植技術和一些歐洲獨有的品種。」(節錄網上介紹牡丹文章)。
牡丹在中國被稱為“富貴花”。 雖然沒有被官方正式命名,但早已被視為中國的國花。從前畫寫意花鳥,最不喜歡畫牡丹,主要是覺得沒有一種畫法能將牡丹的「美」表達出來,而牡丹被畫得俗氣非常,簡直是被「陋化」了。牡丹,以洛陽牡丹最聞名,皆因氣候雨水土壤適宜,據說每年春天都舉行花會。我最喜愛多重瓣的牡丹、層層疊疊,每片花瓣都是薄透的、像輕輕地守護着神祕美妙的故事,花朵渾圓豐厚,卻又感覺嬌俏可人。姚黃與魏紫是牡丹之冠,花蕊瓣化,找不到花的中心點,花瓣碎密,沒有明顯的排列形態,只是出人意表地恣意緊密摺疊,美得令人着迷。
近年香港花市也有一兩小檔出售牡丹,想是取其「富貴」之意。出售的品種花形細小,多是深粉紅色重瓣的,但因氣候不宜,放着的花總是「頭低低」,樣貌十分的「殘」,看見了很是氣憤,真替牡丹不值,國色天香,落得如此下場!年前,亦曾在花墟買了進口的小牡丹,一小束待開的紅牡丹印象中不便宜,買得有點肉痛,但見花蕾飽滿,花檔老板硬說會「開花」的,期待着花開邂逅時的驚艷,結果等得花蕾已謝了!!記得多年前,多倫多親戚寄來花園中的牡丹,多重瓣的淡粉紅品種,一叢叢,茂盛的,朵朵如湯碗般大,只看照片也樂透多天。也許,某個春天,為着牡丹,跑往洛陽!!嗨!真是個不錯的約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