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7日 星期四

魅力土耳其 ( 二十四 )... Ayasofya Muzesi 聖索菲亞大教堂

聖索菲亞大教堂是在公元532年由 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下令興建的。據說由數萬工匠用六年時間興建成這宏偉建築。 大教堂是羅馬帝國由盛到衰的見証,當年鄂圖曼軍隊佔領伊斯坦堡時,捨不得燒毀這座美麗大教堂,可是鄂圖曼帝國首都决不能有基督教堂存在,于是將它改動為清真寺,加建朝拜麥加的朝拜龕、一座紅色及三座白色宣禮塔,以其高度壓倒羅馬風格教堂圓頂。


為消除基督教的印蹟,穆斯林工匠用厚厚的石灰蓋著壁画,再然後畫上伊斯蘭圖案。

按照清真寺的規距,寺内不容許人物和現實生物的圖像,就是彩繪花朵也不能與真實植物相似。



一般教堂的講壇是坐北朝南,而清真寺的講壇則絶對向西,朝向麥加方向,雖然化費龎大人力物力去改變外、內部裝飾,蘇丹何密一世總覺得需要一座比大教堂更輝煌驚艷的清真寺,於是,便在大教堂對面,重新建造一座更宏偉的藍色清真寺。


大教堂大廳 ﹕在幾十米高牆上懸掛六個大约直徑有十多米的大圓盤,各畫上以阿拉伯文字為主圖案,據說是伊斯蘭教主穆罕默德和他幾個大弟子的象徵,意思是"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真主高于一切。
大廳内的主要照明是靠從六十多米高穹顶垂下來的一圈圈大吊燈。
現在教堂大廳,部份架起鐵架,進行維修,可是仍能感受整個建築物氣勢宏偉卓越,設計令人讚歎折服。教堂內部空間曲折多變,柱、廊與廳堂金碧輝煌、莊嚴肅穆、美輪美奐。大廳二十多層樓高的穹頂竟沒有任何柱子支撐著,中間的大穹頂直徑三十三米通過帆拱支承在四個大柱敦上,東西兩端連接兩個小圓頂,這兩個小圓頂又連接著更小的圓頂。教堂的拱門、扶壁..等設計都是經過精心計算,以便能在窗間壁上安罝這如天界般的蒼穹,仰頭張望,陽光從四十個繞著穹頂的窗透進來,加上兩側幕牆上窗光,天頂及牆壁繪畫和手繪圖案便更顯華麗。

大教堂内有許多富宗教故事的馬賽克鑲嵌壁畫﹔五百年後,拆去石灰層依然金光閃閃,鲜艷美麗絕倫。现在大教堂改為博物馆,這些富有歷史意義壁畫更是為鎮館之寶。





大教堂歷史悠久、並且經過地震與政治叛亂,幾經蒼桑,曾數次重修,多次重建改建,兩種宗教精髓並存、相互不干擾,確是藝術殿堂典範。






























2013年6月20日 星期四

魅力土耳其 (二十三 )...Sultan Ahmet Camii 蘇丹艾哈邁德一世清真寺 ( 藍色清真寺 )



伊斯坦堡作為羅馬、拜占庭、鄂圖曼三大帝國的首都,留下不少輝煌的歷史遺蹟。聖索菲亞大教堂與其附近廣場、藍色清真寺、托卡比皇宮一帶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歷史地區。
伊斯坦别名 “七座山丘的城市 ,因為老城是由君士坦丁建于七座山丘上,以與羅馬的七座山丘相仿,這七座山丘在市徽内以七座清真寺代表。 Camii,指清真寺,是土耳其語,伊斯坦市內有三仟餘座大小清真寺,域內高聳的宣禮塔隨處可見。
藍色清寺建于1609年,巨大的圓頂周圍有六根尖塔,藍色清真寺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建造藍寺没有使用一根釘子,而且歷經数次地震亦未倒坍。據說只 有回教聖城麥加的清真寺才能蓋六根尖塔,藍寺在興建時,蘇丹原本是下令興建黄金尖塔,结果建築師因「六根」與「黄金」發音相似而誤會了,於是,藍 寺就逾矩築有六根尖塔。藍寺内牆壁全部用藍、白兩色的依兹尼克磁磚裝飾,據說興建完成後所有的剩餘瓷磚都被打碎摧毀,可見它的歴史價值何其珍貴。藍寺是每位遊客「必到」的景點,因寺內的260個彩色玻璃圖案小窗、2萬多塊藍色紋飾磁磚、外地進貢紅花地氈和阿拉伯書法藝術,與戶外灑進來的陽光融合成美得難以用筆墨形容的氣氛,令遊客看得目定口呆,感動不已。 
 一圈圈的人群是在排隊,參觀土耳其的「必到」名勝,等候一小時是「不值一提」的等閒事。每當進入景點後都會被內裡的細膩精釆內容而感動,覺得剛才的苦等乾曬都是值得的。
只有在這位置才能看到六根尖塔。
黃昏時,在柔和的暖暖玉色下的藍色清真寺帶點嫵媚嬌柔。
依兹尼克磁磚令清真寺綺麗感人,瓷磚以白底藍紋飾為主﹔因而有藍清真寺的稱譽。塞爾柱帝國時,土耳其於波斯人的協助下,開始製造土耳其磁磚,並於鄂圖曼帝國時開花結果,14世紀,離首都不遠的伊茲尼克,擁有高品質的白色陶土,使製陶業蓬勃發展。伊茲尼克磁磚深受中國陶磁的影響,14~15世紀流行以白磁為底,磁磚是皇宮、清真寺不可或缺的裝飾品。進入16世紀,伊茲尼克的製陶技術越來越精湛,土耳其更將波斯的陶匠引入。天才建築師錫南將伊茲尼克磁磚引至藝術境界,他在伊茲尼克藍上面添加所謂的亞美尼亞紅,配搭抽象的蔓藤、緞帶等花紋。鄂圖曼土耳其風格傳統花紋是鬱金香、伊茲尼克藍與亞美尼亞紅搭配出鮮艷的色彩。 17世紀是伊茲尼克磁磚發展的顛峰時期,18世紀因高品質的白色陶土日漸枯竭,最後伊茲尼克地位被其他城市所取代。
          清真寺內有二百六十個彩玻璃圖案窗戶,當陽光透進室內,柔和豐富的色彩反射在素雅的瓷磚上,令寺內大堂有種奇幻的氣息,額外顯得謐靜高雅。





大殿吊燈垂得很低,或許是方便清潔維修,設計很是簡單,有著㺯妙的曲缐,幾百個小燈泡,形成一圈圈的光環,融和着窗戶懸垂下來的彩色光缐,神秘迷曚,虛幻如入夢境。

女性不能踏足舖著紅地氈的大殿裡,只能在後面的屏障及小偏間內禱告。紅色地氈令大殿顏色更暖和,前來一睹寺內淨美的遊客太多,拍照得要與一群陌生人合照。忘記帶頭巾的女士,寺門外有藍色頭巾提供,參觀者一律要將鞋子放進提供的塑膠袋內,提著進寺內。
不記得在外頭排隊等候了多久,只知道十五分鐘後便得要「清場」讓信眾祈禱。很是心急與失望,幸好,還能進內,仰頭欣賞的同時又得忙着拍照,錯過細看瓷磚的美麗紋飾。幸好,就算作禮拜的時間已到,工作人員只是細声地提醒不捨離去的遊人,就這樣拖拖拉垃、蹉跎蹉跎,也給我多留二十分鐘,總算還有點幸運。







 











  

2013年6月19日 星期三

魅力土耳其 (二十二 )... Galata Kopruso 加拉塔橋

加拉塔橋是伊斯坦堡最最最繁忙的地方,這條連接東西方的橋分兩層,上層是公路,每天有數之不盡的人經過,路人、車輛、電車擠在一起,熱鬧得令人感到熱血沸騰、有點兒頭痛。下層是餐廳食店,人們經過時會被各店舖的服務生熱情招攬,他們興高釆烈的為客人介紹食物,但不會太 hard  sell , 店舖間亦沒有搶客的臉孔,總之,覺得不合適的,向他們說聲 thanks you 或笑笑便可。

加拉塔橋上有很多垂釣愛好者,他們在魚杆上掛上一排的魚餌,拋下魚絲後便不斷的將魚杆輕輕上下搖晃,一會兒便有一串貪吃魚兒被釣上來。


傍晚的加拉塔橋景色最迷人 : 船隻往來依然頻繁,頭頂上海鷗漫飛,微妙誘人黃昏天色、遠處清真寺亮着迷迷糊糊燈色......七時正傳來第一聲呼喚經文,莊嚴肅穆,接著第二所清真寺、第三所清真寺.....當所有清真寺同時在空中播唱出經文時,便覺得....有點可笑....(對不起!)


 

在此附近找吃,當然要吃烤魚。簡單的可幫襯小推車檔,烤好的魚捲著蔬菜來吃,想悠閒又經濟點的可坐在小藤椅上與美麗的海峽共餐,想有情調些的可進入近碼頭附近露天餐廳,也可在橋旁那些裝飾華麗的小船上買鯖魚三文治來吃。

當然最浪漫的是在加拉塔橋下層,找所有情調、有現場楽隊伴唱、面向燈色漾漾海峽、在美麗月色下享用烤魚餐 : 吃不完的新鮮麪包,兩碟有蔬菜伴碟的烤魚,一罐可楽,只是四十里拉,即一百八十元港幣。伊斯坦堡,叫我怎能不愛上你!

PS: 在土耳其最後的晩上,思前想後,還是回到加拉塔橋下層,在夕陽餘輝下,慢慢的享用一頓烤魚餐,良辰美景,美食當前,夫復何求!

2013年6月13日 星期四

Frank Auerbach 的果斷寫意

星期一,到畢打行三樓 Ben Brown Fine Arts 看 Frank Auerbach : Portraits 的展覽。

畫面沒有情節、沒有細膩寫實、沒有甜美色彩,沒有工整造型.....只是傳達人物那刻的神態。

近看只見急速、果斷的線條,走遠些才看見是個坐着的女仕。那雙手洩露了她果敢、堅強的性格。
減弱對象表情,不追求細膩的真實,反而時會變形誇張,追求色彩厚度、筆觸的輕重變化、畫面的跳躍感。

模特全是他的親友,坐下來像與老友相聚般自然 ,這種瞭解、相知令 Frank Auerbach 下筆更自信、更顛狂、更簡括,感情澎湃中流露出模特的真性情。

最最喜愛這幅作品,色調和諧,人物神態自若,筆觸疏密有致,跳躍生動,極具張力。臉部虛實處理精妙,大刀濶斧的三片色塊,便將右邊臉的額頭、臉的上丶下部分交待妥當,左邊臉用鬆、緊具節奏的筆觸交待每個部份,髮形、眼眉、眼睛、鼻子......以至頸部,尤以嘴部的繪畫最精釆,寥寥精準數筆,將特徵、性格與神態,全都表現出來。畫家的深厚寫實工力,在如此精簡的"寫意"間表露無遺。
Frank Auerbach 的作品往往繪畫很多遍。若感覺要表達的還未到位時,便把顏料刮掉,有時是待顏色乾透後再繪畫,有時是在濕的顏色上加蓋薄薄的或厚厚的色層。經過不斷的多次塗抹,令厚積的色彩更具動感 。

是次展覽的作品有油畫十一幅,素描一幅,全都是畫家自1970年代迄今的創作。Frank Auerbach 年屆 82歲,畫齡五十多年,一直在倫敦北部畫室默默耕耘、創作不斷。今次展出的作品,在質感上不是太厚重粗獷,他有些畫作顏料厚度驚人,像會有墮下來的可能。

2013年6月12日 星期三

魅力土耳其 ( 二十一 )伊斯坦堡... Istikial Caddesi 獨立大道

怎樣去形容伊斯坦堡?她,是一個戴著神秘歷史面紗,穿上摩登服飾,活力充沛地不停舞動身體的成熟美女、她的魅力教你神魂顛倒、雀躍輕奮,只有待她靜坐清真寺裡,我們才能找回寧靜的心窩。
在 Izmir 伊兹米爾,乘內陸機回伊斯坦堡。土耳其是個環保城巿,街道潔淨,分類回收垃圾筒通街也是,機場寫著是個 Green airport ,像沒有空調,光缐主要來自戶外熱灼灼的陽光。
海面上的沙泥從何處來?
往酒店途中,在旅遊巴士上拍攝,第一眼巳喜愛這城巿。

車上拍的街景,「塞車」在伊斯坦堡是慣常的事。
Istikial Caddesi 獨立大道 是伊斯坦堡最繁忙的步行街,全長一公里,有電車來回行駛。街上國內外名牌店、潮流精品店林立,亦有小販檔售買栗子、粟米、麪包、糖果..等小吃,街頭表演、宣傳檔㰙、派單張....應有盡有,此外,也能找到大使館、教堂,寫字樓、戲院....獨立大街有很多的分支路,通往魚巿場,高級飯店、咖啡館、旅遊景點....等。欣喜的是絕大部分店舖大樓全都是復古的歐洲風格,窗戶與外牆的圖案紋飾,古色古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