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1日 星期一

31-12-2012

2012年最後一天,早上氣溫只得攝氏七度,天冷令人懶,想著今天要做的事,還是慢動作地爬出暖暖的被窩。

終於可騰出時間到藝術館看這個展覧,「 大阪巿立美術館藏---宋、元、明 中國書畫珍品展」。 展出作品有唐朝(618-907)、五代(907-960)、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金(1115-1234)、元(1271-1368)、明(1368-1644)等。我在展場刻意抄這些年份,因從前讀中國歷史,是以朝代劃分,對年份全無概念,(而西史卻是以年份來記事,)為什麼讀歷史要這麼的單一分類,不能中、西混在一起學習?若以這年表推算,黃莽篡漢時便是耶穌出生時期,那由東漢、三國、晉、南北朝至隋便共有著六百一十八年的歷史故事,那文藝復興發生在宋朝.......

因為要保護這些珍貴的藏品,展場內燈光調較得非常昏暗,那些畫在絹布上的圖像,因絹布已變成暗啡色,加上作品被展示在玻璃後有段距離的牆上,盡管瞪大眼睛也可說是看不清楚,真是可惜!

看中國畫,除了看圖像的筆墨、內容意境佈局與畫作的寓意外,印章與題款亦是值得細看,印章的文字佈局是另一門的學問,閒章文字內容亦有趣且充滿智慧。今天看到南宋末元初詩人與畫家---鄭思肖的墨蘭圖上印有白文方形閒章,是我見過最多文字的印章,印文是:求則不得不求或與老服空濶清風萬古。另外元朝龔開的瘦馬圖,蓋著四十多個印章,單是乾隆黃帝一人已有十多個;乾隆印章多是大而粗線框,十分霸氣,他總愛在當眼處蓋印,破壞了書畫的清雅。

中國畫的題款與題詩,除了是記事或抒情作用外,還有著平衡畫面,加強構圖的作用,換句話說,題字與印章亦是圖畫本身的內容。明黃道周的松石圖,繪畫京城與黃山等地的奇松十八株 ,有蒼勁、有盤屈、姿態奇特,別具寫生趣味,每棵松樹均配有文字描述,字句簡潔有力 ,生動地描寫松樹的生長形態,即使眼睛疲累非常也得抄寫下來。「高僅與檻齊,盤偃如蓋」 「𡕷異諸木,自複道以東,左一蟠壟土敷根,盤屈如兩條蛻,偃地丈餘,臥而復起,右一株亦合理如腰鼓,西南鄰株,來翠可拂,亦異表也」 「千盤百結,有巻龍破石,各各回抱岑嶠,攢空直出」 「有自在松,牙大於根,託掌石上,以背反髯,如安期之曝煦於南榮也」 文筆生花,書體清疏,哎,畫家的書體也是值得細看。故此,盡管展品不是太多,也足以力氣耗盡,需要來杯咖啡與芝士蛋糕。

臨離開前,往二樓「安迪華荷--十五分鐘的永恆」展覽轉了個圈,人山人海,兩個世界,兩種文化, Andy Warhol 從不是我杯茶,只對他絲網作品的色彩配置感到有興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