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最後一天,早上氣溫只得攝氏七度,天冷令人懶,想著今天要做的事,還是慢動作地爬出暖暖的被窩。
終於可騰出時間到藝術館看這個展覧,「 大阪巿立美術館藏---宋、元、明 中國書畫珍品展」。 展出作品有唐朝(618-907)、五代(907-960)、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金(1115-1234)、元(1271-1368)、明(1368-1644)等。我在展場刻意抄這些年份,因從前讀中國歷史,是以朝代劃分,對年份全無概念,(而西史卻是以年份來記事,)為什麼讀歷史要這麼的單一分類,不能中、西混在一起學習?若以這年表推算,黃莽篡漢時便是耶穌出生時期,那由東漢、三國、晉、南北朝至隋便共有著六百一十八年的歷史故事,那文藝復興發生在宋朝.......
因為要保護這些珍貴的藏品,展場內燈光調較得非常昏暗,那些畫在絹布上的圖像,因絹布已變成暗啡色,加上作品被展示在玻璃後有段距離的牆上,盡管瞪大眼睛也可說是看不清楚,真是可惜!
看中國畫,除了看圖像的筆墨、內容意境佈局與畫作的寓意外,印章與題款亦是值得細看,印章的文字佈局是另一門的學問,閒章文字內容亦有趣且充滿智慧。今天看到南宋末元初詩人與畫家---鄭思肖的墨蘭圖上印有白文方形閒章,是我見過最多文字的印章,印文是:求則不得不求或與老服空濶清風萬古。另外元朝龔開的瘦馬圖,蓋著四十多個印章,單是乾隆黃帝一人已有十多個;乾隆印章多是大而粗線框,十分霸氣,他總愛在當眼處蓋印,破壞了書畫的清雅。
中國畫的題款與題詩,除了是記事或抒情作用外,還有著平衡畫面,加強構圖的作用,換句話說,題字與印章亦是圖畫本身的內容。明黃道周的松石圖,繪畫京城與黃山等地的奇松十八株 ,有蒼勁、有盤屈、姿態奇特,別具寫生趣味,每棵松樹均配有文字描述,字句簡潔有力 ,生動地描寫松樹的生長形態,即使眼睛疲累非常也得抄寫下來。「高僅與檻齊,盤偃如蓋」 「𡕷異諸木,自複道以東,左一蟠壟土敷根,盤屈如兩條蛻,偃地丈餘,臥而復起,右一株亦合理如腰鼓,西南鄰株,來翠可拂,亦異表也」 「千盤百結,有巻龍破石,各各回抱岑嶠,攢空直出」 「有自在松,牙大於根,託掌石上,以背反髯,如安期之曝煦於南榮也」 文筆生花,書體清疏,哎,畫家的書體也是值得細看。故此,盡管展品不是太多,也足以力氣耗盡,需要來杯咖啡與芝士蛋糕。
臨離開前,往二樓「安迪華荷--十五分鐘的永恆」展覽轉了個圈,人山人海,兩個世界,兩種文化, Andy Warhol 從不是我杯茶,只對他絲網作品的色彩配置感到有興趣。
2012年12月31日 星期一
2012年12月30日 星期日
執念成就天才
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
可人兒
她將臉孔向我移近,一對整齊彎彎的眉毛下,漂亮的大眼睛,被掃上淡藍色的眼影,眼尾處加抺淺淺的灰紫色,微微向上,淡黑的眼線令眼睛更明亮,挺直的鼻子被口罩遮去一點點,看不見嘴唇,有點惋惜,是怎樣的唇形?今天被塗上桃紅的唇彩?圓圓的純銀耳環雕著圖案,外圍有著小小的圓點,繞了一周,像凌空吊著,直直髮絲把耳朵蓋著,她專注的看著我的牙齒,左手手套食指下與拇指旁,抹著幾點不同的瓷色,一次再一次地,她專注地把臉哄近,然後小心翼翼地在牙套上塗塗抹抹,再將臉移近,輕微改加些顏色,我不敢大膽屢次直視她,總覺得自己有點沒禮貌、有點腼腆.....大玻璃窗外天色一片蔚藍,十分謐靜,若果不是天橋上來來回回的車輛及時有細小差點看不見的飛機劃過,這.....就像一幅風景照,而我,半躺在牙醫椅上,與這個可人兒近距離的照著臉,有點像在造夢,那樣的平和、安靜、親暱.....
2012年12月24日 星期一
24-12-2012
24日聖誕前夕,畫友共聚,飲畢紅酒、ice wine 後,再來威士忌,大家心情輕鬆亢奮,開始站起來或坐著發表偉論,由物理科硏開始,接著政治、宗教、生死、夢境、再說到愛情.....酒不醉人人自醉,數杯下肚,話語總是比思想快,各人面泛紅暈,目光閃爍,妙語連珠,神情美態各自精彩。自己喜愛喝酒,並不因為酒香,而是為了這種恍恍惚惚,輕輕飄飄的美妙感覺,似有思想卻又不用去想、輕輕鬆鬆的吐出說話 、實在又似不實在、妙不可言!
喝酒,可以是歡樂的,可以是借酒消愁愁更愁,更可以是雅緻的。雅緻的總令人想起曲水流觴,東晉王羲之的佳事,其時永和九年,書聖邀請親友相聚於會稽蘭亭,「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帶左右」,坐在溪畔,任由盛著酒的觴順流而下,詠詩享酒,極為風雅。其後王羲之滙集各人詩文結成「蘭亭集」,並為結集寫序,序文一氣呵成,筆墨流暢(不知是否借酒而書),是王羲之的傑作,享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可惜真蹟已不知何處,據說是唐太宗得到這書法真寶,愛不忍釋,臨終時命人用以陪葬。書法愛好者,只能以現存不計其數的臨摹本來學習、觀賞了!
2012年12月23日 星期日
23-12-2012
這兩星期,有幾晚,總是,吃畢晚飯後感覺非常非常的睏,毫無力氣做任何事,任性地,倒在床上便睡﹔幸運的,可睡至早上五、六時,不好的,睡上三個多鐘,十二時多便醒來,混混沌沌,腦實實的,有點頭痛,嘗試再睡,卻不是那麼容易。
失眠,做什麼?
做了些小畫草圖、看看錄下的電視片集、找些斷續未看完的書、還有把魚缸的燈開了,找那睡着的小魚作伴...........
越來越發覺自己自閉,例如對交新朋友異常揀擇,逃避多人的聚會,習慣跌入自己的世界,愛與自己說話,寧願整日屈在家裡看書、上網也不願出門,就算被人誤解 也不願解䆁,只求心安便算。昨天在街上碰了個很久沒見的朋友,不是很熟的,從很遠就看見她,沒路轉,想著低頭當看不見,怎知被捉個正著,於是牽強地回應她 的 B-Le-Bra-La , 心總想著如何逃跑,終於,給了個很假的笑容說再見,臨行時她拋下了一句你依然如從前那麼的 cool。噓,我從來都不熱衷說話,亦不懂偽裝說漂亮話,並且越來越不願假裝,歲月如飛,對於自己,不應虧待。
2012年12月22日 星期六
老師妙語
陳餘生老師 妙語
The Seen is seen
The Seen is unseen
The Seen, a mirage
The unseen Seen, thoughts,
Mirage and thoughts,
the image conjured,
Join and divide,
free as a cloud,
Wonderful
見有可見,有無可見
可見之見為相
無可見之見為想
想相成像,可分可合
妙哉
The Seen is seen
The Seen is unseen
The Seen, a mirage
The unseen Seen, thoughts,
Mirage and thoughts,
the image conjured,
Join and divide,
free as a cloud,
Wonderful
見有可見,有無可見
可見之見為相
無可見之見為想
想相成像,可分可合
妙哉
2012年12月21日 星期五
21-12-2012 冬至
冬至( Winter Solstice )維基百科
「此日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短,北極圈呈永夜狀,南極圈則是白夜狀態,其後陽光直射位置向北移,白晝漸長,由于太陽幅射到地面的能量仍比地面向空中發散的少,所以在短時間內氣溫繼續降低。」
收到朋友傳來 whatsApp「美國太空總署 NASA 發表聲明,確認12月21日預計下午傍晚大約六時天空會變得一片漆黑,市民看見這天文現象,屆時不要過份恐慌,並請保持冷靜,務必謹記要逗留於安全地方,據稱這個天文現象稱為.....................「夜晚」
同時在同日下午六時後會有大量人群湧到街上,切勿驚恐,盡量保持鎮靜,因為這個現象稱為........................「放工」Kekekekeee....,...預祝末日快樂!!」
下午五時四十五分趕回家「做節」, 期待看到一片暗昏天色,害怕遇上塞車,可惜、幸好都沒有,還有六小時十五分,末日預言會揭終..............在顛簸的車廂內拍到落日,四週景物移動,有點像地動山移!
2012年12月4日 星期二
米哈波橋
![]() |
這角度看巴黎,它像是經歷滄桑之後,從紛華雜亂中洗澄出來。 |
早上懶懶床、往銀行、買油彩便溜走了一個上午。下午回工作室,看著自己剛開始的畫,竟睡了大半個鐘。對於油彩,依然有點恐懼,落筆前往往猶猶豫豫,沒信心豁出去,總是不能像用塑膠彩般灑脫。喝了大杯咖啡,還未能將心緖調較。室友為著來年一月的工作室開放,開始大肆收拾,將我的書架移了位置,看著一袋袋的書,決定還是先將它們搬回書架上。( 又一次找對藉口逃避油彩!)
搬書,是體力的勞動,是心靈的愉悅。拿起書本,翻翻看看,探索著書者的思考智慧、尋找他們的感悟源頭、體會交融他們的新視點。
蔣勳的忘言書,任意翻掲開的是阿波利奈爾 ( Guillaume Apollinaire 1880-1918 ) 寫米哈波橋 ( Le pony Mirabeau ) 的片斷詩句,應該是蔣勲的翻譯:
手在手中
面對著面
我們手的拱橋下
永遠的凝視
悠長的波光
翻譯,是一門深奧的學問,箇中涉及的除了語文上的認知、個人的感悟外,還有的是文字的修養。蔣勳寫著:每到水邊我都會想起,那斷續的柔軟聲音,是水波,是光影,是淚的流淌,是歳月與光陰,是凝視,是手與手的糾纏,是一切告別與逝去的繾綣。
戴望舒也曾譯此詩句:
手㩗著手兒面面頻相向
交臂如橋
卻向橋頭一望
逝去了無限凝眉底倦浪
米哈波橋 是詩人阿波利奈爾的名作,詩人在年青時認識了學繪畫的姑娘,並屢經周折,最後分手,詩人在這次愛情決裂時寫下此悵惘詩篇。此詩很有名氣,被刻在橋頭上,亦被譜成歌曲;米哈波橋是巴黎城中跨越塞納河上眾多橋樑之一,在網上找到巴黎的相片,巴黎與它的橋樑如一幅古典油畫,它的美在於文化藝術氣息的氛圍與古舊單純的色彩。
2012年12月3日 星期一
倒置的世界
倒置的世界是如何有趣?據說 Wassily Kandinsky 因為一幅倒放的作品,改變了思維,拼棄了繪畫中一切可辦識的具象,純粹以抽象色彩、綫條來表達內在精神,開啓了抽象繪畫藝術。
倒置在水中的樹影,搖曳有趣,像幅郁動着的抽象畫。線條感性、率真地在扭動﹔筆觸複雜、輕盈、快樂、優美﹔大大小小的色塊任意地挪移旋轉、顫動,聚散碰合﹔無數的重叠、不經意的變化佈置,像每部份都有自已的節奏,卻又豐富着整體的律動法則﹔流動着的空間與運動,隱沒了故事,牽動了迷亂思緒,誘發任性的因子。
「繁忙生活」的倒置是什麽?是悠閒的踱步?刺激的追逐?貪婪的歡愉?淡然的寬容?............
訂閱:
文章 (Atom)